記憶對嬰幼兒日常生活與學習的重要性

2023-01-11

記憶是一項重要的認知能力,從嬰兒時期開始,我們就依賴記憶來累積經驗,學習新的人、事、物。例如,剛出生未滿一個月的新生兒藉由嗅覺記憶,可以區辨媽媽和其他女性身上的味道;89個月的嬰兒因為開始有臉孔記憶,而對陌生人的親近感到恐懼。而一歲之後的語言學習、自我概念、生活自理和人際互動,也都和嬰幼兒的記憶能力有密切的關係。

隨著年齡的增長,大腦皮質的成熟,嬰幼兒逐漸增加對外界訊息的處理效率及記憶能力,能夠暫時記住的記憶項目逐漸增加,記住的時間也逐漸增長。認知發展心理學研究發現,4個月大的嬰兒最長可以成功再認(認出這個東西是剛剛看過的)延遲10秒後再出現的物品或圖片,6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延遲至1分鐘,而9個月大的嬰兒則可以延遲至10分鐘(Diamond, 1990)。由此顯示,即使是1歲以前的嬰兒,也能夠對看過的物品或圖片進行短時間的記憶。這種記憶能力,我們稱之為短期記憶(short-term memory)。而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觀察到一歲多的學步兒已經會學大人抽衛生紙,煞有其事的擦桌子;三歲多的小男孩用積木假裝是刮鬍刀,像爸爸一樣的刮鬍子。這些行為即所謂的延宕模仿,是一種將看到的行為保留在大腦裡,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重新表現出來的模仿能力,這表示嬰幼兒開始發展且運用他們的長期記憶(long-term memory),透過觀察和推理學會新的技能。

另有一項對嬰幼兒日常生活與學習非常重要的認知系統,稱為工作記憶(working memory),介於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之間,用來支援嬰幼兒與外在環境的互動。顧名思義,工作記憶幫助嬰幼兒在處理手邊工作的時候,能暫時記住重要的訊息,並靈活運用這些訊息完成任務。因為工作記憶有容量限制,在幼兒園或小學的教室中,經常看見有些小朋友,因為工作記憶容量較小,無法記住老師要求他們依序完成的多個任務(例如,先去上廁所、洗手,然後拿水壺、穿鞋子,到教室外面排隊),而跟不上進度或在原地發呆、左顧右盼,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,甚至做一些不相關的事情而被老師責罵。英國的研究顯示,大約有10%的學齡兒童屬於低工作記憶兒童,而這些兒童經常有注意力不集中、學習動機低落或學業表現不佳的現象。

父母或教師可以從幼兒四歲開始,觀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,了解他們是否有工作記憶的問題。若是發現幼兒經常完成一項工作後就忘了後續的幾項工作、無法完整重述剛剛聽到的話,或是出門時經常手忙腳亂、忘東忘西,則應注意幼兒是否工作記憶發展較慢。若幼兒有工作記憶的問題,父母或教師可以放慢說話的速度、一次只給一個指令、將多步驟的複雜工作製作成步驟圖,以減少記憶負荷,或是引導幼兒使用簡單的複誦策略,將要記住的事項逐一累加默唸,幫助幼兒在一邊完成工作時能將部分注意力維持在要記住的事物上。坊間也有一些益智類的記憶桌遊,需要運用到工作記憶,才能在進行遊戲時暫時記住圖卡的顏色、形狀、順序或位置,以完成遊戲任務。父母或教師多和幼兒一起玩這類遊戲,也有助於提升幼兒的工作記憶容量。

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 陳湘淳

AI主題學習平台